教育:過去,現在,未來
我到現在有時候都還會想,倘若六年級的時候我堅持我的決定,結果會不會不一樣。 小學六年級畢業,在我當時的認知,有兩條升學管道:一是國中;二是獨中。 因為喜歡中華文化,覺得在獨中比較有這樣的氛圍,也比較容易得到資料。 另一方面,我還蠻喜歡所謂社團生活,雖然不是交際高手,但是在一起完成一項項任務的感覺真的不錯。 況且在我的父系長輩中,只有我爸國中預備班還沒讀完就自己畢業以外,其他的最少都有獨中初中畢業文憑。 當時時常在一起玩的朋友和親戚也都選擇到獨中升學,所以還沒拿到小六鑑定考試的成績前就決定到到獨中升學。 倘若按照教育局分配的話,我家的地址會自動把我派到鄰近的國中升學,當時因為流氓而聞名,但也有許多資優生代表該校到校外比賽奪冠,可說是大好大壞的一所學校。 在小六鑑定考試成績出爐,媽媽跟我聊了一下關於國中和獨中對於未來的出路。 如果想要留在馬來西亞發展,選擇國中會比較適合,但是如果選擇獨中的話,或許需要出國深造,或許也可以在馬來西亞發展,但是出路不比國中的出路廣。 以我的成績,我的國文老師兼朋友媽媽--顏老師覺得可以選擇更好的環境,所以就鼓勵我和智新一起申請到市區的名校國中升學。同時,我也報考了獨中入學試,因為那才是我的本願。 但是現實卻不會這樣如我所願,因為我家沒辦法負擔獨中昂貴的學費。 媽媽因為想要照顧我們兄妹,從一個塑料袋廠操作員轉成全職的家庭主婦,家裡經濟來源就全權由爸爸負責了。 藍領階級的爸爸賺取的每一分錢都是血汗換來的,所以我們從小就省吃儉用的,大多數只買必需品,不太敢亂花錢。 當時也沒想過去申請清寒學子獎學金,沒想過可以到貸書社借課本。 我們沒有那樣的資源,因為當時的認知是大家都要自付所有需要用到的物品。 最後,我還是選擇了國中,但不幸中的大幸是市區國中申請成功,智新的父母也願意每天早上負責載送我們到學校。 雖然已經決定到國中升學,但是獨中入學試我還是照樣應考,畢竟付了考費,也順便試看自己的實力。 初上國中,由於沒辦法適應語言上的轉變,沒辦法和友族同胞溝通,沒辦法聽明白老師講的話,覺得上學是一種壓力,還一度到輔導室哭。媽媽看見每天放學回家鬱鬱寡歡,也開始和我聊聊。到後來,慢慢習慣了就好了。 在國中,我並不熱衷於課外活動,除非關係到課外活動分數,要不然一概不理會,放學鐘聲一響,馬上收拾走路到巴士站坐公共巴士回家。這完全跟我想像的中學生涯是截然不同的一個畫面,就